mongodb的监控与性能优化
一.mongodb的监控
mongostat是mongdb自带的状态检测工具,在命令行下使用。它会间隔固定时间获取mongodb的当前运行状态,并输出。如果你发现数据库突然变慢或者有其他问题的话,你第一手的操作就考虑采用mongostat来查看mongo的状态。
它的输出有以下几列:
- inserts/s 每秒插入次数
- query/s 每秒查询次数
- update/s 每秒更新次数
- delete/s 每秒删除次数
- getmore/s 每秒执行getmore次数
- command/s 每秒的命令数,比以上插入、查找、更新、删除的综合还多,还统计了别的命令
- flushs/s 每秒执行fsync将数据写入硬盘的次数。
- mapped/s 所有的被mmap的数据量,单位是MB,
- vsize 虚拟内存使用量,单位MB
- res 物理内存使用量,单位MB
- faults/s 每秒访问失败数(只有Linux有),数据被交换出物理内存,放到swap。不要超过100,否则就是机器内存太小,造成频繁swap写入。此时要升级内存或者扩展
- locked % 被锁的时间百分比,尽量控制在50%以下吧
- idx miss % 索引不命中所占百分比。如果太高的话就要考虑索引是不是少了
- q t|r|w 当Mongodb接收到太多的命令而数据库被锁住无法执行完成,它会将命令加入队列。这一栏显示了总共、读、写3个队列的长度,都为0的话表示mongo毫无压力。高并发时,一般队列值会升高。
- conn 当前连接数
- time 时间戳
二.mongodb的优化
mongodb可以通过profile来监控数据,进行优化。
查看当前是否开启profile功能用命令
db.getProfilingLevel() 返回level等级,值为0|1|2,分别代表意思:0代表关闭,1代表记录慢命令,2代表全部
开始profile功能为
db.setProfilingLevel(level); #level等级,值同上
level为1的时候,慢命令默认值为100ms,更改为db.setProfilingLevel(level,slowms)如db.setProfilingLevel(1,50)这样就更改为50毫秒
通过db.system.profile.find() 查看当前的监控日志。
如:
Js代码
db.system.profile.find({millis:{$gt:500}})
{ “ts” : ISODate(“2011-07-23T02:50:13.941Z”), “info” : “query order.order reslen:11022 nscanned:672230 \nquery: { status: 1.0 } nreturned:101 bytes:11006 640ms”, “millis” : 640 }
By admin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