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架构】关于RabbitMQ
1 什么是RabbitMQ?
RabbitMQ是实现AMQP(高级消息队列协议)的消息中间件的一种,最初起源于金融系统,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,在易用性、扩展性、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。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组件之间的解耦,消息的发送者无需知道消息使用者的存在,反之亦然:
单向解耦 双向解耦(如:RPC)
例如一个日志系统,很容易使用RabbitMQ简化工作量,一个Consumer可以进行消息的正常处理,另一个Consumer负责对消息进行日志记录,只要在程序中指定两个Consumer所监听的queue以相同的方式绑定到同一个exchange即可,剩下的消息分发工作由RabbitMQ完成。
ErLang语言包;
RabbitMQ安装包;
RabbitMQ同时提供了java的客户端(一个jar包)。
2 概念和特性
2.1 交换机(exchange):
1. 接收消息,转发消息到绑定的队列。四种类型:direct, topic, headers and fanout
direct:转发消息到routigKey指定的队列
topic:按规则转发消息(最灵活)
headers:(这个还没有接触到)
fanout:转发消息到所有绑定队列
2. 如果没有队列绑定在交换机上,则发送到该交换机上的消息会丢失。
3. 一个交换机可以绑定多个队列,一个队列可以被多个交换机绑定。
- topic类型交换器通过模式匹配分析消息的routing-key属性。它将routing-key和binding-key的字符串切分成单词。这些单词之间用点隔开。它同样也会识别两个通配符:#匹配0个或者多个单词,*匹配一个单词。例如,binding key:*.stock.#匹配routing key:usd.stcok和eur.stock.db,但是不匹配stock.nana。
还有一些其他的交换器类型,如header、failover、system等,现在在当前的RabbitMQ版本中均未实现。
5. 因为交换器是命名实体,声明一个已经存在的交换器,但是试图赋予不同类型是会导致错误。客户端需要删除这个已经存在的交换器,然后重新声明并且赋予新的类型。
6. 交换器的属性:
– 持久性:如果启用,交换器将会在server重启前都有效。
– 自动删除:如果启用,那么交换器将会在其绑定的队列都被删除掉之后自动删除掉自身。
– 惰性:如果没有声明交换器,那么在执行到使用的时候会导致异常,并不会主动声明。
2.2 队列(queue):
1. 队列是RabbitMQ内部对象,存储消息。相同属性的queue可以重复定义。
2. 临时队列。channel.queueDeclare(),有时不需要指定队列的名字,并希望断开连接时删除队列。
3. 队列的属性:
– 持久性:如果启用,队列将会在server重启前都有效。
– 自动删除:如果启用,那么队列将会在所有的消费者停止使用之后自动删除掉自身。
– 惰性:如果没有声明队列,那么在执行到使用的时候会导致异常,并不会主动声明。
– 排他性:如果启用,队列只能被声明它的消费者使用。
这些性质可以用来创建例如排他和自删除的transient或者私有队列。这种队列将会在所有链接到它的客户端断开连接之后被自动删除掉。它们只是短暂地连接到server,但是可以用于实现例如RPC或者在AMQ上的对等通信。4. RPC的使用是这样的:RPC客户端声明一个回复队列,唯一命名(例如用UUID),并且是自删除和排他的。然后它发送请求给一些交换器,在消息的reply-to字段中包含了之前声明的回复队列的名字。RPC服务器将会回答这些请求,使用消息的reply-to作为routing key(默认绑定器会绑定所有的队列到默认交换器,名称为“amp.交换器类型名”)发送到默认交换器。注意这仅仅是惯例而已,可以根据和RPC服务器的约定,它可以解释消息的任何属性(甚至数据体)来决定回复给谁。
2.3 消息传递:
1. 消息在队列中保存,以轮询的方式将消息发送给监听消息队列的消费者,可以动态的增加消费者以提高消息的处理能力。
2.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,可以在消费者端通知RabbitMQ,一个消息处理完之后才会接受下一个消息。
channel.basic_qos(prefetch_count=1)
By admin
read more